3月2日,常熟市印染行業高質量發展現場推進會召開,研究部署下階段工作任務,推動專項規劃和各項舉措落地生根,加快實現印染行業高質量發展。市委副書記、市長焦亞飛,副市長陳國棟出席會議。
會前,焦亞飛現場調研了華達染整有限責任公司和昌盛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基建工地,實地考察了梅李鎮印染行(企)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情況。要求企業抓住遷建契機,進一步提升生產自動化程度和企業內部管理水平,減少用工成本,提高質量效益。
華達染整企業原占地面積59畝,本輪高質量發展中,該企業屬于異地遷建,建印染項目總投資1.8億元,實施后企業占地面積55.58畝,廠房面積7萬㎡,容積率為2.41。預計2022年可實現銷售1.6億元,稅金834萬元,畝均稅金15萬元。
昌盛紡織企業由常褔街道整體搬遷整合至梅李昌盛經編70畝土地內,騰出原常褔街道100畝土地供市政府統一調配。本輪高質量發展中,該企業屬于異地遷建產業鏈配套項目,改建印染項目總投資1.2億元,實施后企業占地面積70畝,總建筑面積88960.80平方米,新建建筑面積31500平方米,容積率1.83。預計2022年與昌盛織造合計實現銷售3.15億元,稅金1055萬元,畝均稅金15.08萬元。
隨后在梅李鎮召開了全市印染行(企)業高質量量發展現場推進會。
焦亞飛指出:印染行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是一項高難度、系統化、創新性的行業提升工程,自2019年正式啟動以來,全市上下通力合作,發揚爭先精神,規劃高位布局,發揚開拓精神,機制率先破局,發揚擔當精神,項目加速落地,經歷了從無到有、改革破局的過程,各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焦亞飛要求市政府印發的印染行業發展專項規劃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
要結合“零地增長”、產業用地更新“雙百行動”、老舊工業小區更新改造等專項工作,認真抓好規劃執行,加大督促推進力度、質量提升力度和服務保障力度,加快推進速度,真正把藍圖落到實處。各板塊、各相關部門要對照標準嚴格把關。督促企業加大投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和生產工藝改進,尤其要不斷加快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步伐,強化設備、工藝和技術創新,不斷降低能耗和污染排放,提高產品質量和產出效益。
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陸益斌匯報了梅李鎮印染行(企)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情況和下階段工作計劃。
2020年以來,梅李鎮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印染高質量發展要求,嚴格執行市印染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確定的鎮級印染產業規劃,牢牢把握本鎮印染行業高質量發展方向,全力以赴推動印染行業進行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
按照印染高質量發展要求,梅李鎮計劃畝均投入163萬,對全鎮所有印染行業進行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改造完成后,力爭實現兩個“提高”。一是畝均產出從2019年的243萬元提高到2025年的498萬元;二是畝均稅收從2019年度的9.04萬元,提高到2025年度的22.03萬元。截至目前,梅李鎮納入印染企業高質量發展的16家企業已全部通過市印染企業高質量發展專委會聯審。16家企業預計總投資18.15億元,其中設備投資6.64億元,設備投資占比36.60%,設備更新率在三分之二。
目前,16家企業中有12家企業涉及基本建設,其中昌盛印染、華達染整、盛泰印染、朗迪印染、永新印染、新錦江印染、群英針織等7家企業已領取施工許可證并陸續開工建設。
接下來,梅李鎮將多措并舉,全力以赴推進印染行(企)業高質量發展。
一、做活“數字+”文章。
搶抓“智改數轉”機遇,今年以來,蘇州、常熟先后召開專題會議,聚焦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要求加速提升全市制造業的智能化、數字化水平。梅李鎮積極響應、深入摸排,重點開發高品質印染產品的設計、制造技術,開發功能性紡織品染整技術、高色牢度紡織品染整技術、新型纖維染整技術,有利于進一步提升產品檔次,提高產品核心競爭力,努力形成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
二是放大“集約+”效應。
在土地集約方面,完成16家印染企業高質量發展(包含異地搬遷、原地改建、印染環節退出等),總用地面積從原來的1401.29畝減少到1116.49畝,共計減少284.8畝,用地壓降率達20.32%。
會上,市印染專委辦通報了工作情況,各相關部門、板塊作交流發言。